关注我的公众号:CoreMarketXin 硬核马克🤓
写文章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公众号上次发表的时间都是3年前了。看到之前起的名称“营销硬核”,一看就是之前自己想把自己的在营销这个领域采过的坑,做过的事情,以及道听途说的故事分享在这里。没想到寥寥数篇文章,就暂时告别了他的主线。
我不是一个不爱表达的人,你但凡让我碰见一个品牌方,或者做运营的人,要聊他的产品,要聊怎么运营用户,我也能基于一些基础的方法论聊出一些新的火花,还洋洋得意。但是为什么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无法很好的坚持。
我想了想,无非是太功利了(开始反思)。
从我这个公众号仅有的几篇文章的充满“爹味”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我想要通过爆炸的标题,摄取人心的内容来获得流量。
这样反而让自己变得特别装x,从而让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很纠结:如何隐藏自己的不专业,以及在隐藏的过程中让自己用力过猛。每写一篇文章都觉得难以下笔。
包括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开始的标题还是“用户运营与供给运营的博弈”,“政府采购怎么了”这样的内容。
但是一旦套上这样的内容,心情开始变得沉重,我对于这些内容的输出像是一个“在大学不务正业快毕业了却没写好毕业论文的大学生”。差点就又关掉了写作窗口,继续拿起手机。不过好在,我还是有强烈的抒发欲望的。这个抒发的欲望是来自内心自然的,野性的,如同动物般的天然抒发欲望。于是在我写了两段内容之后,我给自己的文章定了一个标题:公众号创作,其实我需要坚持的是什么?——拒绝爹味,只反思自己。
我的抒发欲望来自什么,目前我能想到的,来自对自己经历了这10年的职场生涯的总结和沉淀(当然是近几年才逐渐意识到要做总结和沉淀,并且不断重复训练,这对我的成长有极大帮助),也来自在与其他业务方,领导争吵(争辩吧,争吵有点凶)过程中,觉得自己是正确的,需要有个抒发的渠道,或者是自己在看在听的过程中,自己对于社会和人性的一些理解。
总之,这是我自然而然的一个发声渠道。他不应该充满“爹味”的告诉谁要去做什么,也不应该是充满伪装的用力过猛的去阐述一些不是很精密的论点。而是我就是自然的基于我当下的认知去发表一些看法,即使有遗漏,那也说明是我当下的认知不足以支撑我完善的逻辑。当然如果有人可以从真实的我身上获得一些启发,就很好。
如果这样的内容能给我带来一些经济上的正反馈,那我就真的可以持续的去吃这口饭了。正如这两天我在想的,这个社会在“自媒体”领域,其实对“文科生”很友好,但凡有些专业领域的沉淀,且专业到不是大众听不懂的(比如数学物理,没有褒贬),并且善于输出,就一定不会埋没自己的才华。
我好像还没有这样的专业领域,不过也在争取有几个这样的兴趣领域。自媒体吧,门槛真的很低,但是要输出的内容有料有趣,其实门槛也挺高的。
聊多了,又用力过猛了。看看这次能坚持多久(😜鬼脸)
转载请注明:硬核马克 » 公众号创作,其实我需要坚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