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你还可以选择关注微信公众号:CoreMarketXin 硬核马克,似乎这样你就多了一个可以黏住我的渠道😘

关税大棒下,出口转内销,必须想明白这2件事

个人思考 硬核马克 13浏览 0评论

最近一直在看中美关税的问题。其中很多政治以及贸易逻辑已经有不少人给出了比较精准和直观的解释。政策上的问题不多做讨论,我关注的是,由于关税问题,导致出口受阻的商品,如何通过内循环进行消化?

似乎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是如何把与时代相关的宏大命题,聚焦于我们每一个实实在在的工厂,品牌,甚至于个人,才是我们需要交出的时代答卷。

我看有些博主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人的卫国战役,当下的我们能好好上班,好好消费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但是结合实际来说,无论是好好上班还是好好消费,我们还是需要能找到符合实际使用场景的消费品来进行消费。

这里其实就引出了今天要聊的话题:我们生活中使用的诸多消费品,缺少让人“啊哈”一刻,很多时候是基于自己的需求找到了一个替代品。我们虽然是个制造业大国,在诸多消费品的生产和制造中有非常明显的工艺优势,但是在如何包装以及推广自己的产品上,不少品牌,特别是工厂缺少这样的一个基因——大多企业主的思维还是停留在,我只要把东西做好了,总有买家会找上门。

这样就会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当市场好的时候,虽然利润微薄,但至少可以确保企业运营,因为有买家有市场增量预期,一旦遭遇市场行情突变,下游买家市场萎缩,缺少了“中间人”衔接终端消费渠道,企业就会陷入经营困境。

之前做外贸,一年有个几个或者几十个集装箱的货,可以维持一个工厂活得比较滋润,但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不得不倒逼工厂老板开拓国内批发或者零售渠道。但是遗憾的是,很多老板脱离国内零售市场太久,这样断崖式的“戒断”反应让很多老板不适应。

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在做消费品,其实自己一点都不懂消费者需求。

如何破题?

| 第一个要考虑清楚:产品定位以及销售渠道

要么通过尽可能多的流量,盲选出符合自己产品需求的人群,不过这个只是过渡方案,会陷入到流量成本越来越贵,产品陷入低价内卷的环境。

另一种就是针对要打的人群进行差异化功能和利益点改造。上面说道,消费者选择商品知识找到了替代品,这是目前消费品的通病:做大而全的市场。覆盖人群越广,产品越平庸。一定要认清楚,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实力不要这样做。定位好自己的产品适合的人群,比如银发人群,比如独居人群等等。赚到稳定的,能持续带来合理收入的钱。这个环境下,现金流比宏大的梦想更重要。

产品本土化调整需求匹配: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国内消费者偏好(如包装规格、功能设计、颜色喜好)。例如,欧美市场的大容量家电可能需改为适合小家庭的小容量型号。合规性改造:确保产品符合国内强制性认证(如3C认证)及行业标准,避免因资质问题导致销售障碍。性价比优化: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可通过简化非核心功能降低成本,或增加智能互联等附加值功能提升竞争力。

差异化定位细分市场挖掘:针对下沉市场、新中产、Z世代、银发人群等不同群体定制产品线。例如,出口欧美的户外装备可转向国内露营热潮中的中高端消费群体。场景化营销:重新定义产品使用场景(如出口家具从“欧美别墅”调整为“小户型收纳解决方案”)。内容营销:通过纪录片形式展示出口生产线,打造“隐形冠军”人设,利用小红书、B站进行种草。

线上渠道渗透电商平台布局:在主流平台(天猫、京东)开设旗舰店,利用“厂货通”等政策降低入驻门槛;同时入驻拼多多、抖音电商覆盖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直播与私域流量:与头部主播合作清库存(如罗永浩“交个朋友”专场),同时搭建企业自播团队,通过微信社群运营构建私域流量池。跨境+内销双模式:利用原有外贸能力,在亚马逊中国站或考拉海购以“进口品质”为卖点进行溢价销售。政府采购平台:对接地方政府搭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如深圳的“圳品”),政采云等,获取流量扶持。

线下渠道对接B端大客户开发:与连锁商超(永辉、盒马)、酒店集团、企业采购平台建立直供合作,批量消化库存。产业带协同:加入地方政府组织的产业带联盟(如义乌小商品城、佛山家具集群),通过集中展销降低拓客成本。体验式零售:在购物中心开设快闪店,结合AR技术展示产品海外应用场景,强化品质认知。

市场多元化布局新兴市场开拓:转口东南亚,降低对美市场依赖,同时保持外销能力。双循环基地建设:在综合保税区设立分拨中心,实现“同一产线,内外兼销”的弹性模式。

| 第二个要考虑清楚:如何快速对供应链进行改造

内销玩法与外贸玩法有着天壤之别,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外贸工厂来说,同一个规格型号的产品可能生命周期比较久,产线迭代较慢。一个是对外贸公司来说,国外的玩法较国内电商其实是差了一个代际的。国内产品的特点是:生命周期短,迭代快,小批量小件贸易多,并且在玩法上也灵活多变,可能这个礼拜还是某个热点,下个礼拜已是昨日黄花。如果做内销,除了下面几个方面要注意,首先要改变的是团队结构和模式,即从大产线到小战队,项目组的改变。

灵活合作模式ODM转型:为名创优品、网易严选等国内品牌提供设计代工,快速进入其供应链体系。联名开发:与故宫文创、国潮IP合作推出限定款,嫁接文化元素提升溢价空间。

库存周转方案构建国内消费者数据库:利用AI预测区域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产能分配。反向定制预售:通过拼多多“新品牌计划”收集消费者需求,以需定产降低库存风险。尾货金融化处理:与爱库存、唯品会合作特卖,快速消耗库存,获得健康的现金流,降低库存风险。

生产柔性化升级模块化设计:建立可快速调整的产品模块库,实现小批量多批次生产。数字化改造:引入MES系统,将产线切换时间从周级压缩到天级,适应内销快反需求。

转载请注明:硬核马克 » 关税大棒下,出口转内销,必须想明白这2件事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