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你还可以选择关注微信公众号:CoreMarketXin 硬核马克,似乎这样你就多了一个可以黏住我的渠道😘

拒绝内卷!让产品具备“属人性”!

品牌运营 admin 42浏览 0评论

首先给到结论:属人性的产品才具备长生命周期与不可替代性。

先抛出几个问题:

平台会被替代吗?今天有了阿里、京东,但是经不住出现了拼多多和抖音。经销商/贸易商会被替代吗?今天采购单位用了你的商品,明天可能就会用别人的商品。品牌会被替代吗?今天用户用得力的签字笔,明天就可能用小米的巨能写水笔。

当我们从功能维度去看产品的使用价值,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被取代的。我们说技术是平权的,今天我们能接触到的大部分技术都属于非常成熟的技术,在一定标准下,相互之间的替代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的产品具备一定的属人性,那么生意可被替代的概率就大大减少。

比如上面说的经销商,如果与采购负责人有一定关系,当“供货关系”具备了属人性。比如直播打赏的时候,是因为这个“人”而进行的打赏,“打赏行为”具备了属人性。比如购买一些商品,因为是明星代言,当这个“购买行为”具备了属人性。另外,还有一些做粉丝经济的公司,比如小米、蔚来也在做属人性的产品营销,当属人性套上了公司的外壳,从属人到属公司,避免了由于“人”的因素导致产品“属人性”的消失。

整体上来说,属人性代表了一种消费决策态度,即:先有情感连接,再有基于情感背后的价值判断。

不过我们看到,当下的自有经济市场上,无论是规则的运用还是采购合规性的加强,其实还是在对抗着所谓的“属人性”经营模式。规则与合规的过渡使用,反倒把整个市场拉入了“内卷”的境地。

为什么非属人性的产品会有这样的结果?没有情感连接,只有产品功能、解决场景与价格,便无法产生情感溢价(或者说溢价很大程度来自情感,无论是喜欢、社交等)无法产生溢价的产品只会陷入到内卷、价格战,最终逐步走向消亡。——核心还是技术平权,从功能维度无法体现差异性。

所以,之前有个观点说“每个CEO都应该出来做网红”,其核心就是要打造自己产品的属人性特征。

通过属人性进行情感认同、驱动与自发传播,降低传播成本,同样意味着情感溢价。通过低成本传播让非属人认同的用户能通过周围的情感连接(社交)间接降低产品认知门槛,从而提升产品购买、使用概率——扩大用户范围,增加用户粘性。

不过,我们也要反过来看到一个点,属人性就是让用户买到高价的商品吗?

也不是,不具备属人性的产品我们称之为功能性产品,解决实际需求。属人性产品除了公司(创始人)背后独特的价值以及标准要求,还满足了产品对于人的情感需求。

做产品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没人关注过产品对于人本身的温度,就是那种“xx产品确实不错”“选xx产品不会错”“选了xx产品,让生活充满了确定性”,这是一种因为属人性产品的高标准,让用户感受到生活确定性与愉悦性的内在情感价值需求。

当然,我们也不是否认今天的产品不做属人性就不行,只是不做属人性的门槛较做属人性的门槛高。分两方面来看,

  • 基础物资:之前物质不丰富的时代,贸易处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是当今时代,基础物资极度丰富,丰富到商家即使打价格战也无法很好的垄断市场。
  • 稀有物资:如上面逻辑,对于高精尖的商品,依然处于人无我有的贸易状态,如果掌握了这类商品资源,是可以没有属人性的。不过随着技术发展,稀有物资会被逐步转化成基础物资,所以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如果不做属人性,就要不断掌握核心科技。另一个提一下:对于非可再生资源企业类似逻辑,只是不用掌握核心科技,但是非可再生的资源会逐步消失。

最后总结一下,对于做产品、做品牌的、做营销的老板们,在设计自己的产品以及营销链路的时候,务必要把“属人性”的特点考虑进去。

这个属人性让自己的产品不可被替代,加之套上公司的壳之后,让产品的属人性更加稳固,同样不会因为创始人变动让粉丝缺失情感温床。

加油,中国制造!

转载请注明:硬核马克 » 拒绝内卷!让产品具备“属人性”!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